基隆嶼



中南部、東部的釣友們都說我們重北輕南,每次都寫一些北部的釣場介紹;要知道現在是週休二日了,時間上已可安排到北部來釣遊;至於諸位的老婆大人、兒女上司們,我們也企劃了觀光旅遊行程。難道你們都不心動嗎?尤其是沒有外礁可爽的線西釣友們,快來看看黑毛、白毛、豬哥長得啥樣子!南部的釣場也不是不介紹,別急!慢慢來,「呷緊是欸弄破碗」。(不過照此進度,恐怕要等很久哦!)



基隆嶼位於基隆市東北方,為一海中突起之岩脈狀火成岩體火山島,面積23.9公頃,退潮時為24.4公頃,最大長度960公尺、寬400公尺左右,最高點182.36公尺,山勢陡峭坡度多在60度以上,在地圖上就像一隻劉海的坐騎︱三腳蟾蜍般往東北方向外海游去,由陸地望去就像一隻剛要露出水面呼吸的鯨魚。基隆嶼原名「雞籠嶼」,古名「雞心嶼」;當地人稱「基隆吸」(『吸』為閩南語發音,基隆嶼像塊吸鐵般把船吸入基隆港內。),其上有「大吸」及「小吸」。(一般稱為大乞與小乞)


1.入選原因:基隆嶼是離台北地區最近的一個外礁磯釣場,由於交通方便路程近,前來之釣友眾多,還好島上釣場、釣點也是很多,容量也大。基隆嶼另一特點是四季皆可釣,各季各有其目標魚種;且本流、磯際、阿波、天狗各式釣點皆有,全年釣況穩定。這裡也是夏天仍有釣獲菜毛記錄的釣場之一,但終究是少數。養了本土天狗、東洋天狗找不到地方放出去咬魚的人,可將之牽到基隆嶼訓練、訓練,此處釣場深度很多都在二十米以上,甚至六、七十米以上。


2.地形環境:前面說過基隆嶼在地圖上就像一隻劉海的坐騎:三腳蟾蜍般往東北方向外海游去(詳圖),它的左後方有一顆外礁中的外礁,就是小乞,左前腳是大乞和大乞外礁,舌頭伸出去要吃的那一小粒是雞心,右前腳是外斜坪、斜坪、東孔,右邊腰部則是鳥頭與碼頭釣場。由此可看出,釣場多集中在東北面的感潮帶,西南面由於感潮不強且地形為咕佬石與砂礫地,故而非優良磯釣場。


3.上礁時機:五、六、八級以上不出船,六、七、九級時視浪況而定,出發前,可先電詢船家出船與否。各礁之上礁時機,除外斜坪與鳥頭為四、五、七級以外,皆為五、六、八級。冬天吹正東北風時,各礁釣場皆適合作釣;偏北風或西北風時,則選擇東南面之釣場如東孔、斜坪等;偏東南風時,就到西北面的釣場如小乞、大乞、大乞外踏仔;春夏吹南風、西南風時就無所謂,反正是遠投釣黃雞魚。


4.各礁概況:請參考圖面






    1. 小乞:上礁點有三處。右面的兩個上礁點共可站七至八人,此處以恐龍蛋掛誘餌籠遠投釣黃雞聞名,標點在兩股本流流水所圍成之緩流帶與迴流帶,距岸邊五、六十米遠,釣棚八至九潯深(四、五十尺),是有名的黃雞仔坑。西北面的上礁處成一天然凹槽,此凹槽即是釣點,可站三人,標點在本流與小乞、海底斜坡形成之迴流帶處,魚種以大豬哥、黃雞為主;另一標點在離岸邊十五米左右本流急流旁,流水在走時有「本流白尾豬哥」出現,七斤級以上,曾有釣友連九斷九的記錄,ISO LIMITED由手把節斷掉也是在此演出;上來者卻都是一、兩斤級的在地豬哥。立春、清明、中秋時,偶有小紅甘、甘仔、煙仔虎現身。





    2. 大乞:此釣場釣況平均,水深五、六十米。釣點有三:a.菜毛坑,俗稱土地公釣點,此點算是基隆嶼精華釣點之一,釣況大好大壞並不穩定。B.中央釣點,在大乞面北中央處,前方有一大暗礁,退潮時會露出水面,標點在暗礁邊,可容納三至四人,此釣點經常斷線,魚種以菜毛、小白毛為主。C.右方釣點亦可站三至四人,魚種以尾長黑毛、豬哥、菜毛、黃雞為主。上礁點亦可站人,多為迴游性魚種。





    3. 大乞外踏仔:此礁四、五十公尺外海底有一急降溝,為尾長黑毛與迴游魚之標點;除此之外魚種尚有黃雞、豬哥,其標點在離岸五至十米處。





    4. 雞心:基隆嶼雞心礁是有名的打重磯釣場,浮游磯在此以黃雞為主要魚種,一年四季都有。北面釣點可站三至四人,水流一起,流速驚人,黃雞多但體形偏小;南面釣點五、六十米深的緩流帶是試天狗的好地方,魚種有石狗公、寒鯛、斤級黃雞。





    5. 外斜坪:航海圖上稱為東礦鼻。東北風五、六|八級時係危險釣點,四、五|七方可上礁,故而立春以後較有機會;釣點在東北向距岸二十公尺左右處,亦為有名的黃雞仔坑,腳邊釣場無魚;全礁可站十二人左右,上礁點可站三、四人,但似乎不是好釣點。魚種除黃雞外,有小白毛、巴掌大臭肚。





    6. 斜坪:上礁點站三、四人,右方釣點亦可站三、四人,魚種有豬哥、菜毛、黃雞、小白毛、臭肚。斜坪每至下午兩點後,日照陰影遮蔽海面時,會有兩、三百條三、四斤級豬哥出現,由於與釣者正面對見,警戒心強不易上鉤,僅撿食誘餌;此時得端靠經驗騙其上鉤,可用誘餌加上全漂浮式釣法。





    7. 東孔(坑):航海圖上稱為東礦。有兩個釣點各可站四人左右,這是基隆嶼唯一可釣獲石鯛的釣場,不大,多為兩斤多者。除石鯛外魚種有黑毛、豬哥、黃雞。





    8. 鳥頭:上礁點即釣點,可站三人,危險釣點四、五|七級風力方可上。魚種為迴游性魚、紅甘筍仔。





    9. 簡易碼頭:此釣點係一觀光釣點,各礁爆滿時才上這裡,運氣好也可釣到些菜毛、厚殼仔,水淺約二、三潯左右。



    5.釣技資訊:浮游磯釣釣棚多在23潯之間,子線4號碳纖線起跳。以黃雞為對象魚者,多使用恐龍蛋附誘餌籠遠投,釣棚深度平均六十尺以上,實際水深則在六、七十米以上。各種釣法、釣組在此都可操作,至於釣場、釣點、標點、風向、潮況、流況、魚種請參見圖說。很奇怪基隆嶼的白毛都不大。全島在清明節至端午節期間晚上打重磯相當有名,四、五十斤級石班常現。


    6.餌料、釣具補充點:基隆地區二十四小時營業之釣具行,價格皆比台北便宜;南極蝦退冰事宜,可事先電話聯絡。


    7.釣、誘餌選擇:基隆嶼各礁釣場都深,故而誘餌採輕比重者為宜;釣餌多用南極蝦,鮮少見有人使用藻餌磯釣。讀者不妨一試。


    8.作釣時機:全年皆為作釣時期,端視你的對象魚種;東北季風初、末期為最佳,漲六分至退四、五分為最佳時機,「吃流水吃的非常明顯」是基隆嶼的特色,尤其是釣黃雞魚時。大潮、中潮較佳,長、小潮較差。


    9.交通資訊:上礁船較有名者有三家:陽明66號,電話24977802,乘載人數四十人左右,船資一千五百元不含便當飲料。新協大兩艘,電話24968239,乘載人數一為十八人左右一為四十人左右。另有一艘新進春,只跑大乞、小乞各釣點。皆為搭大船直接登礁,船行時間約二十分至一小時。釣友前往,勿忘攜帶身分證,否則無法上船出港;上船時間地點,請與船主聯絡。凌晨五點半出船,三點半至四點收竿不一定,視風力狀況而定。目前都是由釣具行統一報名


    10.其他注意事項、檢討






      1. 救生衣不可少。中午不送便當、無法換礁,飲水、午餐自理。



      2. 此處渡礁船非假日有時都爆滿,筆者曾目睹爆滿後船主見又有五部車子開到,而漠視全船人等待這五車近十五人辦手續。超載的事在此似是司空見慣,奇怪的是港警所好像也視若無睹?



      3. 為搶好釣點,常見釣友集體搶站船頭,此種習慣實是不可取。



      4. 基隆嶼由於釣點、釣座可容納的人數眾多,加上交通方便、釣況穩定,以至上礁人數激增;呼籲釣友離開前,提水沖一沖釣場,否則大家就只有在臭南極蝦味中「享受」作釣的樂趣了;還有垃圾記得帶回家,其實船家可準備一些垃圾袋,如上礁者需要可自行取用,要知道釣場一但糟蹋,就沒有生意可作了。




      5. 感謝前拓荒者磯釣隊黃世權隊長、資深釣友何志隆及基隆陳姓漁民口述、接受採訪。



        圖一:基隆嶼全圖




        圖二至圖五:各礁之圖







      PS.進水釣南邊.碼頭.東坑.內斜.東北坑.四角達.雞心
      退水釣大.小乞.中達阿.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69072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